銀行按揭實用術語(下)
承接上篇,繼續解說常用銀行按揭術語,為你破解按揭疑團。
MIP (Mortgage Insurance Plan) 按揭保險計劃
為穩定銀行體系,金管局規定按揭借款人如想申請 6 成以上的按揭貸款,亦即所謂的高成數按揭,便需購買按揭保險(俗稱「按保」)。按揭保險公司為超出 6 成的貸款部分提供保障,銀行就毋須因批出高成數按揭而承擔額外風險。
Mortgage Link 存款掛鈎按揭戶口
又稱「高息存款掛鈎戶口」,除幫助節省按揭利息支出,更免年費、免手續費,資金亦可靈活調配。
按揭儲蓄掛鈎戶口是指銀行為按揭申請人提供的高息活期儲蓄戶口,業主可用這類戶口的存款來供按揭,特享與按揭貸款相同特特惠利率。例如按揭利率為2.5%,按揭儲蓄掛鈎戶口的息率同樣為2.5%,遠遠高於一般活期儲蓄存款戶口的年利率,而且沒有任何風險。換言之,業主從這類戶口取得的利息回報,能有助抵銷按揭貸款之利息支出。不過,高息戶口設有上限,一般是貸款額的50%。假設貸款額為200萬,高息戶口的存款上限是100萬,即儲入的100萬可享特惠利率,而超出上限的金額便只能取普通活期利息。
Mortgage Pricing 按揭利率計劃
即銀行提供的不同按揭方案,當中包括浮息及定息按揭。「定息按揭」是鎖定按揭利率的計劃,而「浮息按揭」則取決於可升可跌的市場利率,當中以分別參考2種不同利率基準的H按和P按最為普及。
Offer Letter 按揭貸款信
按揭成功批核後,如貸款人決定選用該銀行的按揭計劃,需要簽貸款信,確定會在該銀行上會。貸款信簽署後便不能取消,否則會有罰款。
Partial Payment 部份還款
如貸款人想提早清還部份貸款給銀行,而金額多於每月還款額,便屬於部份還款。有些銀行部份還款需要收取手續費。另外,一般銀行多設罰息期,借款人在第一年提早還款,需要支付貸款額若干百分比作為罰息,第二年及第三年提早還款的罰息則較輕。
Penalty Period 罰息期
為了保障銀行收入,銀行會為按揭訂立罰息期,如果業主在罰息期間提前還款,便要另外繳交手續費,以補償銀行因為提早收到貸款而損失的利息,亦避免借款人成功申請按揭,取得現金回贈後,因其他銀行的優惠,而立即轉按。
銀行罰息期由 1 至 3 年不等,一般為 2 年,以提取貸款日期起計算。假設提取貸款日為 2023 年 1 月 1 日,罰息期為 2 年,即要到 2025 年 1 月 1 日後提前還款或轉按,才不會被罰息。
Provisional S&P 臨時買賣合約
全名 Provisional Agreement for Sale and Purchase Agreement。是準買家跟業主成功傾價後,跟業主簽署確立買賣的一份文件,具法律約束力。當雙方也簽定了臨約後,則代表買賣雙方同意按合約上的價格、成交日期作出交易。倘若其中一方沒有按照合約條款履行責任,是需要向另一方作出賠償。
Repayment Schedule 按揭供款表
又稱「還款過程表」,是一份詳細列明貸款資料的表格,當中詳列按揭借款人在什麼日子需要供樓、供款額是多少、多少是本金、多少是利息、供款後餘額等,通常也會由銀行前線職員提供。假設還款期是30年,按揭供款表表會列出由第一年至第30年每月的固定還款金額,以及每年的利息及本金結餘。到第30年供樓完滿時,本金結餘會解至零。不過要留意,還款過程表只是跟據現時的供樓利息,如加息或減息,每月還款金額也會隨之而改變,因此還款過程表只是參考作用。
Stress Test 壓力測試
壓力測試是源於2010年8月金管局所發出的指引,銀行須為按揭申請人進行壓力測試。此舉是為了確定申請人的每月總債務負擔及供款能力,避免在金融市場波動時出現大量斷供樓。
目前政府規定的壓力測試要求第一關是「供款佔入息比率」不得多於五成;第二關則是「加三厘」,亦即是在既有按揭計劃上加上3%利率,得出假設性供款後,供款佔申請人月入不多於60%水平。
Tenor 供款年期
申請按揭時,最長還款期可以到30年,當中受人齡、樓齡、物業種類等因素影響最終批出年期。至於按揭年期最短可做5年,銀行一般不接受少於5年等物業貸款申請,故可能需要加息,亦沒有現金回贈。另外,若因人齡或樓齡原因令按揭年期要做少於5年,銀行會建議借款人加入擔保人,或視實際情況酌情處理。
Undertaking 承諾書
一般的按揭申請也不須簽署承諾書,但在特別情況下銀行會要求借款人承諾一些列於貸款信以外的條款,最常見的如單位有潛建,貸款人需要承諾會自費清拆。